close
電影風格分析期末報告
---美麗佳人歐蘭朵
美麗佳人歐蘭朵作為一部維吉尼亞吳爾芙獻給小自己10歲的女作家、女愛人維塔(Vita Sackville-West)的小說,在評論家的眼中這本書熱情、滿意在言外的物外之趣,或者是「一個作者悠閒的午後」。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歐蘭朵的敘述印象,大多是注目在他是個男兒身、在歷經七天的沈睡之後轉變成為了女人,並且存活的時空橫跨了四百年。
在我還年幼的時候對於這種敘述在邏輯上一直感到難以理解的怪異,甚至在影片當中導演對於「時間」也有某種執著,不斷地上著字卡提醒觀眾我們現在身處的年代是1600年、1700年… ….。
其實在我自身的觀察當中,我想提出一些不些同於多數學者站在女性主義或者女性自覺的這兩個議題上的發揮,在吳爾芙的小說原著中我同意關於男女兩性的辯證與覺思佔了很大的部分,同時也將吳爾芙自身的情形、想法諸如一個封建時代男性對女性的想法,成為女性之後產生的束縛及曖昧的同性異性意識(書中有一段插曲是描寫一位男公爵喬裝成女人接近當時仍然身為男性的歐蘭朵,男公爵在歐蘭朵成為女人後表白表白遭拒,歐蘭朵轉而尋求女性的傾慕,我個人覺得這有相當程度是吳爾芙的反應自身。)。可是當到了導演手中,導演雖然保留很很多原著中關於男女意識對抗的精華,但實質上整個概念則是更進一步跳躍成為一種歌頌『無性別』的狀態。
無性別的概念在沙莉波特的詮釋之下,一方面融合了古希臘美學從月亮生出來的陰陽人的意義---亦即男女兩人本為一體這也是最完美的狀態,但就是因為過於完美而顯的狂妄最後才導致被宙斯批成兩半的結局,故終生追求另個自我,對於完整的希冀與追求那就是愛情;劇尾的天使高唱著:「我來了,我來了,穿越時空走向妳內心,兩者融為一體內心感到狂喜不已…我既非男人也非女人… …」,這基本上便是歐蘭朵自我建構已臻完整的告白。莎莉對於無性別的第二個概念則是來自於基督教對於天使的定義,天使作為人與神之間溝通的使者是一個無性別的生物,所以最後才會是一個天使在天上唱著歌。
不過,導演的字卡是安排「1600 愛」、「1850 性」似乎有意把這兩者成分分開來描繪,身為男兒的歐蘭朵對於俄羅斯公主的迷戀被定位在精神、甚至詩人的多愁善感,純粹心理上的波動大於肉體的慾望,比較自戀的情節;最終還是要通過肉體上的結合(與美國浪子休葛汀發生關係)才能算是完成整個『愛情』、『情愛』追逐的手續,就有點類似佛教對於「完滿」的解釋,必須讓自身滿足了之後才能更進一步昇華,歐蘭朵也才能超脫成凌駕於男人或女人之外的人。
歐蘭朵沈睡了七天,也是具有相當程度的宗教含意。聖經創世紀裡記載上帝花了六天造人,第七天要休息;於是第七也就代表建構終結完成的一個象徵標記,歐蘭朵因為在純真愛情上的失敗陷入了第一次的自我改造,他把自己變的更為封閉鎮守著女王給他的大宅邸與詩文伍,似乎詩才是更讓人安心不會遭到背叛之苦的同伴,沒想到卻遭到格林詩人無情的戲弄,才有之後的自我放逐。很顯然的這一次的改造是失敗的,歐蘭朵最想要的同伴依然沒有出現、他依然孤獨,直到出使烏茲別克遇上了他們的國王。
固然評論家都表示,歐蘭朵是因為認知戰爭的殘酷與荒謬而轉化為女性,我卻覺得裡面還包含了一種異性戀認同情節,歐蘭朵與大汗相知但兩個人都是男人背上都還背著沈重的政治意識,這種對彼此的傾慕是不可能被表露的,除非有一方是「性別正確」的對象,情感才有可能發生;所以歐蘭朵的第二次改造變成了女性,也同時代表在自我追尋的過程中,必須經歷過男人與女人這兩種不同的角色之後,最後的大完滿才會發生。並且最後面那位美國浪子休葛汀樣貌非常神似於早先烏茲別克的國王,不禁讓人有「宿世姻緣」的聯想。歐蘭朵在當了一百年的男人之後醒來,她拿下了假髮走去洗臉此時金屑紛飛,一個像是對鏡自覽的鏡頭我們見到其後的紅簾閃動彷彿時光之流。
戰爭在片中出現了兩次,兩次都有重大的變革;第一次的衝擊帶來了性別的轉變,第二次則帶來了新生一種對於未來的延伸與展望,我想其實不管是不是巧合也好,縱然戰爭的本質是殘酷與荒謬,但在這些面相之下戰爭也可以視作為另一個新開始點,有了毀滅才會有再建構。
年暮垂死的伊莉莎白女王向歐蘭朵賜以與物質展現寵愛,她要求的回報是「不凋零、不衰落、不變老」這就像是本片中的魔咒,歐蘭朵在這個魔咒之下進行了他的人生。1600-1650年這個階段,片子呈現出來的基調是黑色系厚重冰冷,身為貴族的歐蘭朵像個慘綠少年終日鬱鬱寡歡,直到遇上沙薩給予他活力。作為一個男性歐蘭朵對愛情的追求也是充滿獨斷「男人必須忠於自己的心意,一點辦法也沒有」,以及喜歡一個女人因為「I adored you.」似乎就是名正言順的佔有藉口;本來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到了1750年卻被打破了,女歐蘭朵面對哈瑞公爵的表白,簡直是當年他與莎薩的翻版與再現,這的確是很有趣的互文,尖銳而不失幽默地進行男性與女性立場的辯證。
當然我們在1600-1750這之中,反反覆覆地我們見到社會對於女人的觀點與看法永遠都是停滯不前,歐蘭朵變性為女人也不能免俗地穿上束箍撐著鯨骨裙,這種服裝本身就帶有制約的符號,歐蘭朵也從善如流地順服了;真正表露出她對於女性立場不安的地方在於上流社交圈的茶會上,座上男性大肆發表對於女人的貶抑、嘲諷歐蘭朵的侷促,加上關於男性繼承的法律,歐蘭朵不得不接受這個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平等壓榨,我想導演在這裡很清楚地把吳爾芙內心的不滿翔實地表露出來。穿越了時光的樹籬迷宮,換上了深藍色衣著,在迷霧裡她遇見了意中人,時代到了1850年,身穿黑衣的「王子」騎著黑馬跌斷了腳踝,之後的這一段我們當然可以把他作為女性主義展現的最高潮,所以我不想在這上面再做任何著墨,我個人比較在意的是當休葛汀又隨著吹起的西南風消失在迷霧,去尋找他所謂的自由,歐蘭朵獨自一人兀立雨中。我覺得在經過與休葛汀這一短暫的情緣後,歐蘭朵對於自己的處境又更昇華了(她應該曾經怨懟過,在迷宮中她奔跑的狀態與鏡頭的壓迫讓我們有種憤怒的感覺),加上她曾經被賜與的財產也被沒收,這也就象徵魔咒被破除了,禁錮與束縛沒有了,歐蘭朵的生命沙漏開始掉落。
很多人都把本片視作為女性主義電影,或者是討論有關性別曖昧混亂的主題(或者延伸到鏡頭下歐蘭朵的反串、伊莉莎白女王的反串他們所包含的意味),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是一部應該要從結論倒回去思考的電影。
歐蘭朵代表的並不是性別的錯亂,或是曖昧不清的性別,而是作為「以男性思考模式出發」和「以女性思考模式出發」所進行的辯論,單只是男人或單只是女人都有他們不完整的地方。歐蘭朵只是個肉身、一個符號、一個幌子,性別的差異並不在於生理而在於心理及觀點,甚至觀點這種東西都是很後天訓練出來的產物,因此我認為這個故事是在講從「無性別」去經歷何謂性別差異然後又回到了「無性別」的過程。
是的,也許當性別界線消弭的時候才是人最完整又最美的時候。
---美麗佳人歐蘭朵
美麗佳人歐蘭朵作為一部維吉尼亞吳爾芙獻給小自己10歲的女作家、女愛人維塔(Vita Sackville-West)的小說,在評論家的眼中這本書熱情、滿意在言外的物外之趣,或者是「一個作者悠閒的午後」。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歐蘭朵的敘述印象,大多是注目在他是個男兒身、在歷經七天的沈睡之後轉變成為了女人,並且存活的時空橫跨了四百年。
在我還年幼的時候對於這種敘述在邏輯上一直感到難以理解的怪異,甚至在影片當中導演對於「時間」也有某種執著,不斷地上著字卡提醒觀眾我們現在身處的年代是1600年、1700年… ….。
其實在我自身的觀察當中,我想提出一些不些同於多數學者站在女性主義或者女性自覺的這兩個議題上的發揮,在吳爾芙的小說原著中我同意關於男女兩性的辯證與覺思佔了很大的部分,同時也將吳爾芙自身的情形、想法諸如一個封建時代男性對女性的想法,成為女性之後產生的束縛及曖昧的同性異性意識(書中有一段插曲是描寫一位男公爵喬裝成女人接近當時仍然身為男性的歐蘭朵,男公爵在歐蘭朵成為女人後表白表白遭拒,歐蘭朵轉而尋求女性的傾慕,我個人覺得這有相當程度是吳爾芙的反應自身。)。可是當到了導演手中,導演雖然保留很很多原著中關於男女意識對抗的精華,但實質上整個概念則是更進一步跳躍成為一種歌頌『無性別』的狀態。
無性別的概念在沙莉波特的詮釋之下,一方面融合了古希臘美學從月亮生出來的陰陽人的意義---亦即男女兩人本為一體這也是最完美的狀態,但就是因為過於完美而顯的狂妄最後才導致被宙斯批成兩半的結局,故終生追求另個自我,對於完整的希冀與追求那就是愛情;劇尾的天使高唱著:「我來了,我來了,穿越時空走向妳內心,兩者融為一體內心感到狂喜不已…我既非男人也非女人… …」,這基本上便是歐蘭朵自我建構已臻完整的告白。莎莉對於無性別的第二個概念則是來自於基督教對於天使的定義,天使作為人與神之間溝通的使者是一個無性別的生物,所以最後才會是一個天使在天上唱著歌。
不過,導演的字卡是安排「1600 愛」、「1850 性」似乎有意把這兩者成分分開來描繪,身為男兒的歐蘭朵對於俄羅斯公主的迷戀被定位在精神、甚至詩人的多愁善感,純粹心理上的波動大於肉體的慾望,比較自戀的情節;最終還是要通過肉體上的結合(與美國浪子休葛汀發生關係)才能算是完成整個『愛情』、『情愛』追逐的手續,就有點類似佛教對於「完滿」的解釋,必須讓自身滿足了之後才能更進一步昇華,歐蘭朵也才能超脫成凌駕於男人或女人之外的人。
歐蘭朵沈睡了七天,也是具有相當程度的宗教含意。聖經創世紀裡記載上帝花了六天造人,第七天要休息;於是第七也就代表建構終結完成的一個象徵標記,歐蘭朵因為在純真愛情上的失敗陷入了第一次的自我改造,他把自己變的更為封閉鎮守著女王給他的大宅邸與詩文伍,似乎詩才是更讓人安心不會遭到背叛之苦的同伴,沒想到卻遭到格林詩人無情的戲弄,才有之後的自我放逐。很顯然的這一次的改造是失敗的,歐蘭朵最想要的同伴依然沒有出現、他依然孤獨,直到出使烏茲別克遇上了他們的國王。
固然評論家都表示,歐蘭朵是因為認知戰爭的殘酷與荒謬而轉化為女性,我卻覺得裡面還包含了一種異性戀認同情節,歐蘭朵與大汗相知但兩個人都是男人背上都還背著沈重的政治意識,這種對彼此的傾慕是不可能被表露的,除非有一方是「性別正確」的對象,情感才有可能發生;所以歐蘭朵的第二次改造變成了女性,也同時代表在自我追尋的過程中,必須經歷過男人與女人這兩種不同的角色之後,最後的大完滿才會發生。並且最後面那位美國浪子休葛汀樣貌非常神似於早先烏茲別克的國王,不禁讓人有「宿世姻緣」的聯想。歐蘭朵在當了一百年的男人之後醒來,她拿下了假髮走去洗臉此時金屑紛飛,一個像是對鏡自覽的鏡頭我們見到其後的紅簾閃動彷彿時光之流。
戰爭在片中出現了兩次,兩次都有重大的變革;第一次的衝擊帶來了性別的轉變,第二次則帶來了新生一種對於未來的延伸與展望,我想其實不管是不是巧合也好,縱然戰爭的本質是殘酷與荒謬,但在這些面相之下戰爭也可以視作為另一個新開始點,有了毀滅才會有再建構。
年暮垂死的伊莉莎白女王向歐蘭朵賜以與物質展現寵愛,她要求的回報是「不凋零、不衰落、不變老」這就像是本片中的魔咒,歐蘭朵在這個魔咒之下進行了他的人生。1600-1650年這個階段,片子呈現出來的基調是黑色系厚重冰冷,身為貴族的歐蘭朵像個慘綠少年終日鬱鬱寡歡,直到遇上沙薩給予他活力。作為一個男性歐蘭朵對愛情的追求也是充滿獨斷「男人必須忠於自己的心意,一點辦法也沒有」,以及喜歡一個女人因為「I adored you.」似乎就是名正言順的佔有藉口;本來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到了1750年卻被打破了,女歐蘭朵面對哈瑞公爵的表白,簡直是當年他與莎薩的翻版與再現,這的確是很有趣的互文,尖銳而不失幽默地進行男性與女性立場的辯證。
當然我們在1600-1750這之中,反反覆覆地我們見到社會對於女人的觀點與看法永遠都是停滯不前,歐蘭朵變性為女人也不能免俗地穿上束箍撐著鯨骨裙,這種服裝本身就帶有制約的符號,歐蘭朵也從善如流地順服了;真正表露出她對於女性立場不安的地方在於上流社交圈的茶會上,座上男性大肆發表對於女人的貶抑、嘲諷歐蘭朵的侷促,加上關於男性繼承的法律,歐蘭朵不得不接受這個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平等壓榨,我想導演在這裡很清楚地把吳爾芙內心的不滿翔實地表露出來。穿越了時光的樹籬迷宮,換上了深藍色衣著,在迷霧裡她遇見了意中人,時代到了1850年,身穿黑衣的「王子」騎著黑馬跌斷了腳踝,之後的這一段我們當然可以把他作為女性主義展現的最高潮,所以我不想在這上面再做任何著墨,我個人比較在意的是當休葛汀又隨著吹起的西南風消失在迷霧,去尋找他所謂的自由,歐蘭朵獨自一人兀立雨中。我覺得在經過與休葛汀這一短暫的情緣後,歐蘭朵對於自己的處境又更昇華了(她應該曾經怨懟過,在迷宮中她奔跑的狀態與鏡頭的壓迫讓我們有種憤怒的感覺),加上她曾經被賜與的財產也被沒收,這也就象徵魔咒被破除了,禁錮與束縛沒有了,歐蘭朵的生命沙漏開始掉落。
很多人都把本片視作為女性主義電影,或者是討論有關性別曖昧混亂的主題(或者延伸到鏡頭下歐蘭朵的反串、伊莉莎白女王的反串他們所包含的意味),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是一部應該要從結論倒回去思考的電影。
歐蘭朵代表的並不是性別的錯亂,或是曖昧不清的性別,而是作為「以男性思考模式出發」和「以女性思考模式出發」所進行的辯論,單只是男人或單只是女人都有他們不完整的地方。歐蘭朵只是個肉身、一個符號、一個幌子,性別的差異並不在於生理而在於心理及觀點,甚至觀點這種東西都是很後天訓練出來的產物,因此我認為這個故事是在講從「無性別」去經歷何謂性別差異然後又回到了「無性別」的過程。
是的,也許當性別界線消弭的時候才是人最完整又最美的時候。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