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11月11日新教徒登陸新大陸
1620年從英國樸茨茅斯港出發的五月花號載承108位新移民,偏離了原本目的地維吉尼亞北港,來到了現今的新英格蘭州樸里茅斯;並且在五月花號帆船顛簸的船艙內﹐船上的成年男子們簽署了上岸後共同遵守的自治綱領--五月花號公約。這個自發行成的社會契約成了以後美國憲政立國的法源之一。
此時雖然離電影的誕生與發明尚有二百多年之遙,但這些陸陸續續湧至新大陸的先民們,卻是奠定「美國人性格」中的很大一部份主因。遭到政治迫害遠渡重洋而來的新教徒們一向以自律嚴謹著稱,但來到了這片美洲大陸後他們把印地安人拋在腦後、也想把歐洲留在留在過去。畢竟從前在歐洲,人的身份是由繼承而來,每個人都是某人的兒子;在新世界裡每個人都是某人的爹。
美國作家霍桑舉世聞名的文學作品「紅字」旨在描寫1650年-不過距離五月花登陸後30年的真人事件。
因為五月花號即是清教徒移民的精神象徵,紅字一書就是為了追念那些被迫害的清教徒而作。霍桑藉書中的女主角受到了社會上的欺凌壓迫而最後得以解脫來代表清教徒早年受到英國的壓迫,女主角的女兒即代表著美國清教徒的後代,她母親受到欺凌壓迫,但她卻能生存下來,暗示了美國子孫也能在美洲大陸快樂地生存下來,為美國人吐一口氣;而那個在社會上受人尊敬地位崇高的牧師居然與女主角通姦而不敢表白,作者即藉此鄙視當時之宗教,而女主角的丈夫在暗地裏的報復,也是暗指英國的小人勾當。本文於一八五○年發表,當時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強的日不落國,而作者卻以三等的國民來為其祖先平反,所以受到其後代的推崇。
紅字受到了好評,歷代來也有不少改編成戲劇與影片,1995年電影---真愛一生(台譯)上映,掛著現在已經不知道到哪裡去、當時卻紅透天的大姊的黛咪摩爾和蓋瑞歐德曼兩大巨星的招牌,企圖重現、重新探討這段發生在古老歷史的過去。
不過電影似乎比較著墨在於關於罪惡結果的探討,或者是情慾帶來的罪惡,導致本片的票房與影評都不見光彩。可是我們至少還能夠看出來,不管是霍桑還是影片對於美國人追求自由自主並且最終也能獲得自由自主的立場都秉持著堅定不移的看法,女主角的女兒能繼續存活(相當程度也在暗示這如果發生在歐洲,下場絕對不止這樣)。新大陸上的移民,不僅是某人的爹而且還是某人的娘!
- Nov 18 Thu 2004 02:30
1620年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