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最後一個多星期就要告別,馬克在餐桌上喊著:不公平,珮子都有參加夏綠蒂的生日趴為什麼我沒有?
11.05是馬克的生日,我參與過帕氏全家的生日趴,獨獨遺漏了馬克
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九個月?
許多普通留學生難得遇到的機會都讓我給經歷過了
這也證實:這世界上,不管在哪裡都有好人跟壞人
PS. 住柏林的德國朋友勞夫回我信,曰:在我去Wernigerode的那個週末,那個鎮上有新納粹聚會,我事先難道沒有被警告嗎?同時Harz那個地方政治意識很強烈
我:真的啊?我完全不曉的耶
我知道當天鎮上晚上似乎有活動,廣場很早就搭起了表演舞台,只是我停留的時間不夠長,心理還在惋惜沒有辦法參加慶典,原來那個舞台是為了新納粹聚會而準備的啊~
美好的秋日持續了不短的時間,德國人紛紛大喊這並不尋常(哈哈,既然冬天都不尋常了,秋天不照規則走也就不令人意外),秋天的光線帶有特殊的美感,唯有底片才能準確地傳達這種情感,並且是亞洲燈光師打不出來的質感
那光裡,帶有悠悠的淒瀟,每一片葉子的靈魂都在閃爍
正常的秋天據說天氣通常一片陰霾、不時下著雨,不過比起夏日,陰天的天數顯著增加,氣溫也在穩定下降當中
柏林,除了世界盃是一個好理由外,我想不出自己會在柏林久呆的可能性,特別是我幾乎已經放棄報考巴貝茨堡的機會,在柏林居住對我只像是候鳥的短暫過境,在首都感受一下嚴格的語言教學品質,努力準備衝刺考試
考試這種東西你還是不得不承認,最好在資源多、資訊發達的地方準備比較有利
(PS 找房子時曾遇到一個人,他要搬家的室友是韓國人,也一心報考巴貝茨堡,他們還一起拍了一部指定命題的短片,但韓國人最後還是沒有被錄取,映証勞夫之前跟我提,這種專業學校,幾乎很難一次就考上的言論)
當知道自己到底要作什麼之後,路途就很明顯了,剩下的就是毅力跟克服萬難、迎頭面對打擊的勇氣,我得說自己有時真的是個沒骨氣、吃軟飯的傢伙,常常不想要花心血功夫也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實際上很多事情,我沒有真正很努力過,只是可能裝得很努力或騙自己、敷衍自己:哪有~我已經很賣力啦!
如果想要有幸福的將來,現在不流血哪裡換的來呢?
逼自己痛苦吧!
承認自己是個很容易緊張的的人,隨著年齡增長會越來越容易陷入緊張的情緒,不知道是不是跟「年紀越來越大,膽子越來越小」的說法有關?
但又比較類似神經質的緊張
譬如說,我還有一個半禮拜才需要搬家,我卻會不安地看著行囊做「初打包」的動作;譬如說,我去BSI上試聽的課,BSI的中級班程度其實比KKS中級班的程度要高一段,雖然面對完全沒有學過的文法在十分鐘後歸納出了大概,仍然擔心自己題目不會寫、程度比不上別人
這現象從七月中回德國後就顯著增加
降落在法蘭克福機場時我緊張自己聽不懂德文、又忘了英文、以及說一嘴破德文
儘管實際情形並沒有那麼糟,只是油然而生的緊張感,可能在代表自己的心虛吧!心虛自己的表現與水準並沒有達到標準理想值
徘徊在相信與不相信中
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成功,不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努力
拜訪超過十間公寓卻灰頭土臉地沒有一個人,願意讓我這個看起來無害的亞洲小女生搬進去,不明白別人拒絕我的理由,於是我可以自己掰藉口;但當我把那些藉口狀況一一隱瞞,沒有據實跟房東提出,但仍遭拒絕後,實在就很容易往:大家都不喜歡外國人、特別是亞洲人的方向想
柏林有些租屋公佈欄,偶而會見到大陸人貼的租屋廣告,上面完全沒有半個德文字,這不是明言的表示,尋找的一定是亞洲人嗎?
柏林是個有擁有多元族群,但卻又是個族群各自封閉的地方,這是我隱隱約約中感受到的感受
就像很多人對台北的描述,台北是個豐富但是冷漠的城市,什麼人都有但你跟誰都認識不深入
這就是典型大都市的氣氛吧!
每個人都是沒有臉孔的人
在台灣時,我喜歡台北的這種孤立與疏離
在德國時,可能這讓我覺得「回到家了」吧!所以,我對柏林的好感度始終維持在中等的水平,固然我會試著慢慢調高
可我不需要千里迢迢跑到德國來尋找一種熟悉的感覺吧?等我回台灣,一輩子都能活在大都市的疏離中,現在,我想多追求亞洲人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活形態
(先從燒煤炭開始嗎?哈哈,一不小心就變成台灣留學生燒炭自殺了)
德勒斯敦的美麗,只有走出城市才看的見
柏林的霓虹燈,就讓我見識一下歐洲人的不羈狂夜吧!
- Oct 20 Thu 2005 20:02
告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