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現在很瘋王建民
王建民的成功被媒體越炒越廉價,被台灣人越關注越廉價
王建民就像之前的朱木炎陳詩欣,被冠上「為台灣爭光」的巨大榮冠
可是我也不禁擔心,球星這種有生命與保存期限的東西,他們現在的風光與被認可,究竟能不能發揮綿長的效應,而不只是台式一窩瘋現象的又一個例證?

當一個球星紅了,自然會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並越召越多;等他光芒不再,球迷又樹倒猢猻散,一個自然的社會現象
但可能我秉持著極端理想主義,認為喜歡一個人或是崇拜一個球星 是接近一生一世 的事情;喜歡一個人或者崇拜一個球星 是 不離不棄 的事情
這麼極端的美好主義,能夠做到及達成的人少之又少
這些極端的人的感情,是不是也可以稱做「愛」?

台灣一直報,外國的媒體怎麼瘋,反正大多數人無法親自考察,只要拼命渲染其實佔了整體新聞比的 那百分之十新聞,回來轉述醞開,就變成有百分之九十那麼大

我常會幻想王建民小時候,在台南那個傳說中的文化古城(是啊~真是奇怪,台南出了不少名人與大企業呢! 為什麼都是台南呢?)球打的好會是什麼樣子
因為我跟他家完全不認識,所以如果我是個(二流)編劇,(反正這輩子也沒指望做一流編劇),編寫一個台灣小孩不斷奮鬥最後奪得世界金牌 光宗耀祖為國爭光 的這種戲碼,應該會出現以下對白

鄰居:「林刀ㄟ 仔, 球 趴嘎 咩賣 喔」
父(嘆):「 趴球 趴球 整天隆低趴球,將來有啥密路用? 不讀策,挖溝希望伊ㄟ賽 作醫生,碼謀去做老蘇碼 卡好」

或者
父(看成績單,嘆):「沒天分塔書 溝ㄟ賽安怎?好啦~ 去好好趴球,謀哩三叔 溝欠一個郎,哪是沒愛趴了,拗敗ㄟ賽器瞎做坑貴」

台灣社會明明就是一個以升學為主的社會,怎麼可能出了一兩個人世界冠軍就民心改向? 大家在驕傲的還不都只是事後諸葛的驕傲,在他們奮鬥過程中,我們給了他們多少資源與幫助?

兩個月前全球還在瘋世足,我竟然還閱讀到我們頭殼壞去的政府提出的頭殼壞去建議與計畫
說什麼一年O千萬,十年OO錢,挑選十一個小朋友去巴西足球學校受訓練,學費國家負擔,十年後台灣也要踢進三十二強
這才是活生生浪費納稅人的政策,與短視進利到了極點的象徵

首先,球不是一人踢,當然也不會是十一個人在踢
光法定替補門將就需要兩個,其他前鋒中鋒後衛,誰敢保證他們從會外賽,友誼賽,熱身賽一路踢下來,十一個人絕對不會受傷骨折,一隊帶出去至少要有二十人以上
我們只送十一個人去受訓是怎樣?只要有超過四個人受傷中華民國是不是就自動棄權?
就算我們挑選了十一個菁英小朋友去受訓好了,這十一個小朋友又是每一個都能完成足球訓練學業嗎?中間有沒有替補銜接的過程?國內有沒有健全的聯賽制度去磨練與挖掘新人?
怎麼會有人異想天開不切實際到,以為花多少錢,就可以栽培出一支能夠進軍三十二強的隊伍?就算亞洲的足球實力不如歐洲
我們需要面臨的主要對手也〝只有〞:澳洲,韓國,日本,中國,沙烏地,伊朗(假設中華民國是第七強),跟以上前六強去爭奪分區四點五的參賽名額
台灣的大人到底在想什麼?還是官當久了只要看統計數字與金錢就可以得出成效?有夢雖然很美,但到底是誰一直耳提命面跟我們說:築夢要踏實?

野茂英雄我已經不知道他身在何方
而我也從來不是鐵桿子棒球迷
可是我不想看到任何人的努力與奮鬥 --- 不管他有沒有成名 ---被弄得越來越廉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anceimp 的頭像
lanceimp

奇斯塔˙奇斯

lancei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