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影展結束了
以Reberto Belini 羅貝托貝里尼的新作『老虎與雪』敲下了句點。Punkt。
我在寒風中曾經跟人一起等候邏輯推論上根本不會出現的喬治克龍尼,但是又不好掃人的性,還順便幫旁邊的喬治超級大粉絲拍攝與某一德國我根本不認識,旁邊的德國人也沒幾個認識的小明星一起合影
無極首映時我也沒去紅地毯前守候陳凱歌
基本上我連一部競賽票都沒看,只光往Talent Campus跑
來自全世界五百多位的電影工作者及閒雜人等(如我),會場免費的飲料礦泉水隨便拿自己喝,一排列開的蘋果電腦、AVID廠商以及傳說中的科隆電影學校攤位等等等,場外HMI兩K的燈架了十幾盞上色溫紙,這是什麼樣的氣勢啊~
不過我沒有太多時間與心情感嘆
影展的那幾天柏林很冷,偶而下著雨
台灣這次參展的名額四位,我被自家的學妹放鴿子,在會場休息等待時,難免眼睛總盯著亞洲人的臉瞧,試圖猜測揪出到底誰是我那「傳說中的學妹」
一連多天的討論會都以英文進行,人在歐洲聽到的英文也多是英國腔的悅耳,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英文又在無限退化當中;儘管聽看英文對我仍比較輕鬆(就像看影展特刊眼睛也是不由自主地就飄到英文欄去),會話的能力真是糟到可以
柏林影展難免還是會有偏袒自家人的傾向,光是德國本土入選的Talent就有五十八位之多,高居各國之冠
德國人就是悶騷鮮少主動跟人攀談
所以~我就罕見地主動搭訕了
Campus最後一天,遇上了來自南藝大的兩位台灣參展者,午餐時間他們恰巧隨機地坐到我身邊,我收了一張名片,上面印的是洋文,所以至今我仍不知對方大名;他鄉遇同鄉沒有激起我特別的感動或熱情
反而略帶客套、略微僵硬地聊了快十分鐘後起身,和另外一位隨機坐在我身邊,在法國念電影的德國人走了
那種不自在與不舒坦,讓我懷疑自己以後怎麼面對華人
就像我不會把Campus舉辦的交流座談說成「上課」一樣
據南藝大的透露,傳說中台藝大的兩位學妹不常現身會場,比較常在外頭啪啪走(不知是不是去光顧柏林官方正式影展項目)
名片上印著導演樣的男〝同學〞說了:我看他們都很少來,可能是語言問題吧!
當然我心會一驚:照心裡學分析,應該是你比較可能有語言問題,所以就直接聯想別人也有一樣的困難
(另一位女南藝同學則是用英文替男同學翻譯他的問題,請問一位德國美女)
我比較直接的聯想是:以往金獅獎台藝出席的學生最少,看來到了國外本色依然不改~
其實對整個影展我沒有很深入的想法
不過參加的幾場座談到是有不少額外的收穫,可是心神似乎不是全神貫注的,沒有瘋狂投入的熱情,沒有瘋狂看片的行程(也看不起)
柏林影展就這樣平平淡淡,搭上地鐵後轉一百號公車搖到世界文化之屋,再搖到波茨坦廣場
「A New World」是意外看到的新片,我沒有全部看懂,但卻超級懷疑這根本是一部還沒有完全完成的影片
回家上網作功課才知道導演跟『紅色警戒』是同一個人,這麼一想,怪不得片中一些莫名其妙的大自然空鏡與美景竟然會有這麼高度的似曾相識之感
可是那一套被玩過的把戲,放進了A New World當中卻是高度的俗氣與冗長
「這是一部沒藥救的影片」我這樣跟室友發表感想,詹姆斯霍納的配樂也顯的濫情或失當
探討的主題陳腐、內心的反思也八股
可是全片竟然長達兩各半小時,一邊看片我心中的剪刀不停在動
但不論將來戲院上映的版本是否如同今日我在柏林影展中看到的版本,這都是一部注定沒有藥醫的電影
相形之下,貝里尼的「老虎與雪」就成功的多
很難想像貝里尼都〝一把年紀〞了,還能老是這麼HIGH
大叔甚至還問:他結婚了嗎?結婚的人還能這麼HIGH真是不容易
我的A95低像素的品質記錄了他對觀眾掌聲的致意與問候
或許等他正式為這部片作宣傳而來柏林時,我有機會跟他要一張簽名吧!
- Feb 22 Wed 2006 12:51
柏林影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