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Monster's Ball

影史上第一位黑人影后的影片,讓荷莉貝瑞激動地在奧斯卡頒獎台上痛哭
台灣最早版本的譯名是直翻英文「怪獸球」,後來變成了「擁抱豔陽天」
這部片跟豔陽天有什麼關係我還是看不出來,到是這個錯誤的譯名與古怪的英文原名,讓我在本片當初上映時一直提不起勁兒看
況且我對比利鮑伯松頓的印象一直停留在U-Turn那個古怪的壯漢,以及 空中塞車 那個機車的塔台員、跟 彈簧刀的形象,看比利鮑伯松頓演獄卒,心中的成見就是:他一定是個硬漢又機車的人
這部片搞不好跟綠色奇蹟差不多,在講監獄中冷酷的獄卒,而荷莉貝瑞演的母親是要爭取平反的
結果這個猜想大錯特錯
比利鮑伯松頓,雖然還是個「硬漢」,但在強硬的外表竟然有那麼溫柔的內心戲表現,簡直讓我大呼不可思議(可能我還是太不瞭解比利了,片看的少,加上又聽很多他跟安潔麗納的新聞)
另外,這部片也不是在探討死刑,這也是我所料未及的
當年與荷莉貝瑞競逐奧斯卡的人有哪些,我已經忘了
荷莉演的角色到底是不是值的那一座小金人,我不敢太快說
可是比利鮑伯松頓,卻是讓我最感到震撼的角色

導演是瑞士人,歐洲導演在拍美國片時總是有很奇怪、好萊塢做不出來的情調
(就像在知道神鬼認證的導演是德國人後,之前看神鬼認證覺得說不上來到底哪裡古怪的感覺,終於得到解釋)
由外國人來處理保守美國南方小鎮上的種族議題,砲火就不是那麼猛烈,而能站在更客觀的立場,專心處理起人的情感
我覺得許多歐洲導演對於人的描述,比較沒有好萊塢式的煽情與誇張,她們站在一種既悲敏但又超然冷靜的位置,去呈現敘述故事,像是福樓拜和寫黛絲姑娘作者那一輩的法國寫實主義作家,縱然對主人翁寄予同情,但也認為主人翁的境遇跟她們自己的決定有關係、或是身不由己的冷眼旁觀
這一派的作者,對角色並不多加施以援手
很多歐洲導演的影片承襲了此風格
就拿那一場「激烈的床戲」來講
導演擺的鏡位很〝詭異〞,雖然不像偷窺,但切近又切遠並還讓門框的陰影佔去了畫面的三分之一,一下又切到我始終搞不清楚究竟怎麼回事的鳥籠(那個鳥籠到底擺在哪裡啊?為什麼會有手出現?)
真是超立場客觀性地敘述,透過身體來解放心中積鬱的人

擁抱豔陽天講的是個悲傷的故事
連續遭遇喪夫與喪子之痛的母親
以及一個三代都為獄卒,一個有嚴重種族歧見傾向的父子家庭
稍具感性的兒子受不了這樣的禁錮,在自己父親面前自殺,而祖父只冷冷地在葬禮上說:是他自己太軟弱
你看到什麼是鐵血硬漢
但是你又看到真正的「鐵漢柔情」
男子被教育要剛強,可是他們也會付出,也有溫柔
(而且一點都不是華麗式的情聖或多情)
不過另外一方,我對荷莉的就沒有太多了
她堅強地在連續的打擊中繼續生存,承載滿溢的哀傷,盡在痛哭之後咬著唇收斂起來
只是,如果你遇到的人竟然是執行你前夫死刑的獄卒,你會不會怨恨這個人?
我覺得這個衝突點設定的並不『衝突』
獄卒只是照著法律規定執行律法,所以他跟「殺父仇人不共戴天」一點關係也沒,那又何來怨恨?
或許荷莉的角色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她固然感到悲憤但還是默默地,繼續跟著這名「兇手」兩人坐在屋台前靜靜地吃起冰淇淋
縱使這個決定,也可能出自於現實性考量,荷莉的角色需要一個人能夠提供她生活上的照料,所以她委曲求全
可是說到底,這實在跟「兇手」沒有關係
所以,就把故事的悲傷性和衝突性減低了

推~比利鮑伯松頓!
喔!比利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anceimp 的頭像
lanceimp

奇斯塔˙奇斯

lancei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