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最後二天,我昏睡很久,雖然處在昏睡的情況下,但意識仍然在運轉,窗簾沒有拉上,所以我感覺得到陽光,感覺得到雪光,感覺得到屋子裡的人在說話、有人在走動,只是我依然閉著眼睛躺在床上
拖的太晚,不得不起來後,窗外下著大雪,但當我走到廚房後,天空卻破了一個洞,彷彿又是我剛到德勒斯敦的天空,澄藍與白雲,雪溫和下著;Slike和我說今天的天氣真的很奇怪,有時太陽大地讓人以為春天來了,有時又下著寒冬似地大雪,在我吃完一碗麵的時間後,雪花忽然變成了粉圓大小的雪球(非冰雹),惹得Paritschkow家嘖嘖稱奇,大家忍不住都去摸摸那雪球,鬆鬆軟軟,像軟糖一般。
三月,約兩個星期後就是復活節,春天會在復活節左右降臨,這讓我有種很恍惚的感覺,一直覺得離春天還很遠,可是春天似乎又在不遠處了。3.19我應該會去參加德勒斯敦傳統的帽子舞會,這也是Paritschkow家每年的例行活動,門票接近20€,不過機會難得我想我會跟大家一起去,只是這樣就要傷腦筋要設計什麼帽子以及穿什麼衣服,啊~我沒有華服~討厭~
上各星期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血來潮問班上每個同學對於瑪麗蓮曼森的看法,結果意外發現瑪麗蓮曼森六月會到德勒斯敦來開演唱會,這是天意吧?雖然門票應該會很貴,但在台灣我可從來沒有看過任何演唱會,又是我喜愛的視覺系歌德風搖滾歌手(視覺系就是讚!只有華麗能夠形容。當初會去借HIM也是因為他們封面很讚,很歌德),好想打聽一下票多少去定票喔,幾百年也才一次耶
還有明年的世界盃,這也是讓人想要勒緊褲帶參與的活動;不過德勒斯敦的球隊真遜啊,就快要被降到丙級啦!虧我住的離球場這麼近啊!
瑪麗蓮曼森死也不會到台灣吧!
二月的最後第三天,我滿足了Paritschkow家的渴望,親自下除煮中國菜(不過小鬼們一向不喜歡中國菜,大人們這麼躍躍欲試真是難為了小鬼啊!),Thorsten還為此特地帶我去越南人開的亞洲超市買東西,不過我只有買了香菇跟粉絲…
亞洲超市裡最吸引我注意的是Choya的梅酒,該死~連Choya在這裡也這麼便宜,真是沒天理;不過其他的東西就有點貴了,不過我對那些東西一點興趣也沒有,說實在我沒有很懷念中國菜,我懷念小吃跟零食
到了要做菜的時刻,在台灣基本上我根本很少下廚的,老爸的拿手絕活雞肉滷也從來沒有學過(可是我在這裡快兩個月從來沒吃過雞肉耶),要我做菜?!要做什麼啊?
翻翻冰箱、看看儲藏室有啥好發揮的,以中國菜的邏輯,通常一頓飯五個人至少要有四到五道菜加一鍋湯,不過這裡是德意志,吃中國菜跟日本餐館一樣,基本上一道菜就可以當作全部,可是保留舊有習慣的我,覺得只有三道菜的晚餐很心虛,頻頻確認三道菜夠嗎?
(德國人的晚餐蠻簡單的,兩三道菜就是全部了)
買到的香菇品質還不錯,泡開時香味四溢(但德國佬卻覺得味道很可怕?!)就混著蘿蔔絲、洋蔥與粉絲當作炒米粉充數,蒸蛋(簡單,但德國人卻沒做過~)以及馬鈴薯炒肉絲(德國人很好奇中國人也吃馬鈴薯嗎?),水果是蕃茄沾〝南部沾醬〞(混糖、薑、醬油)
哈哈哈哈哈,一邊炒時一邊掩飾不住心裡荒謬的感覺,不做菜的我竟然要做晚飯給四個德國人吃?有沒有搞錯啊?!總之在國外吃中國菜真是荒謬到極點的事情,大概只有馬鈴薯炒肉能夠撫平一下我心頭中的荒謬情緒
德國人不這樣吃馬鈴薯,不過馬鈴薯算是不牽強的當地食材
由於鹽巴的使用方式不像台灣我們用湯匙挖起來往菜裡頭丟,是從罐子裡憑空灑,所以我這個不作菜的傢伙就無法得知適當的鹽度份量,以及因為看不到火光讓我無法掌握鍋子的熱度(要知道~中華料理是與火焰搏鬥的藝術啊!)所以我採用炸蒜頭法來測量鍋子的熱度
結果出來的菜呢~除了因為鹽巴不夠味道有點淡之外,大頂上我覺得這頓處女秀味道還是OK低,不過不幸地德國人的口味偏重鹹(真的,平時我在吃肉或燉菜時都覺得太鹹了),看到Silke把粉絲用醬油弄到都變成黑色真是好驚聳,太鹹會把食物本身的味道蓋掉吧… …
總之呢~應該是一頓不太難吃的晚餐(不過口味對德國人來講可能真的有點偏淡,今天我吃晚餐時就很不習慣回復到重口味時代,超鹹~)
可是蕃茄的沾醬對德國人來講還是太新奇了~哈哈哈
如果還有下一次…還真讓人頭大不知道要煮什麼?佛跳牆?!哼!
另外一個不喜歡煮中國菜的原因在於一些普通在台灣很便宜的食材在這兒卻很貴,要不然就是長的一樣味道卻還是有差,再來就是需要的材料缺東少西。在哪裡就幹哪裡的事的話,那在哪裡就吃哪一國的菜吧!不要太勉強,何必硬撐呢
呵呵,不過我還是喜歡把德國人生吃的菜兒拿來炒一炒
以中華的料理法處理外國的菜兒
下一次叫Paritschkow家做馬鈴薯泥煎餅吧!
每次馬鈴薯都整顆煮完單吃太乏味了
吾愛馬鈴薯
- Mar 03 Thu 2005 04:14
下廚去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