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米蟲生活還沒有終止
歲月是什麼?是被奪走的時間吧~
在青春即將結束的日子裡,我騎上了我家的小50(為了表示親切,以下暱稱小紅)
風塵僕僕臉上沾滿砂石車揚起的飛砂,開始了我的流浪到台中台南
我把這次的行動稱為「偉大的追尋的前奏」,那到底在追尋著什麼?
...花火般青春餘留下來的硝煙味吧... maybe
許久沒有聯絡的國中同學,忽然間又搭了上線
被說為瘋狂的我,在進行這次偉大的計畫時,一位同學---老潘,二話不說地從深坑殺下來陪我進行旅途
台三線的沿途風景秀麗,爬坡時小紅以時速20公里前進,入夜後,山裡傳來提醒人時節已經入秋的寒意
“這就是小紅的極限了嗎?”一路上我不停地問自己,我是在勉強他還是勉強自己?
出了新竹之後,發覺自己對台灣是如此陌生,地名路標已經喪失距離指標的意義
「去中國化」我想是現在很多教科書都在做的事,曾經有一度我很反對這樣的改變
不過那時的出發點是因為如果史地通通都在教台灣,考試就會考的很細,我討厭背太詳細的枝枝節節
籠統的中西洋史地就夠了---是這樣的偷懶學生心態
之後,出了北部實地造訪中南部後,覺得中南部對我簡直是另一個世界
也許,從南部上北部的人也有所感覺
當年我學的台灣地理只有兩章篇幅,也幾乎很少出現在試題當中
“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體制下,我不清楚年紀輕的小朋友有沒有比我有概念?
還是我們的教育到現在仍然是神話?
曾經我被人耳提命面,沒有上高中就代表著前途的毀滅
真的是這樣嗎?當年的我不停地質疑著
朱木炎與陳詩欣奪得史上首次奧運金牌後,聯合報的社論寫著多元化社會價值的來臨
陳詩欣的奮鬥變成新的神話,回想一下
5年前阿扁當選台灣總統,媒體也在吵著台灣之子經由聯考達到〝出頭〞
前前後後,風水輪流轉?7年級由草莓族一舉揚眉吐氣?!
但...其實...這個社會的本質依然沒變,大家依然想著出人頭地、要成功、要有前途
只不過大家多發現了許多管道,不是只有單一的一條路而已
可是,生存在那個年代的我的青春,已經被升學壓力燒成灰燼
留下的...是一群我好像從來都不曾真正認識過的同學
為什麼繞各路到豐原市區吃飯,就再也找不到往逢甲的道路
每位路人都給予我們不同的方向指引,也許這就是「過多的選擇反而讓人無所適從」?
下著小雨,最絕的是一位打檔車大哥
大哥「妳直走後再右轉,一直到那個XXX(某地名),妳知道XXX嗎?」
我「ㄟ...不知道耶...」
大哥「那就沒有辦法啦!」
撲嚕~~
那位大哥就騎車走掉了,留下我跟老潘同學在綠燈的十字路口,任由雨滴飄落在我們臉上
終於來到寄生的孟憲同學屋簷下,這脖上老掛著藍色髮圈的傢伙,為了鳥人大賽而天翻地覆
國中時代從不曾與大家旅行過的我,久久的重逢就是三個人睡在一起
臨行前的最後一晚,買酒狂喝混酒
這算不算是舉行某種道別的儀式?
再會了!我所知道的年少純真
一個人接著從台中往南騎正巧是遇上強烈的西南氣流
從雲林開始穿起雨衣,經過一座長到不能再長的大橋(溪北大橋??)我想著
要是騎腳踏車的話,我一定覺得怎麼騎都騎不到對岸,連騎小紅都花了我5分鐘吧
暴雨越來越大,風吹的我搖來晃去
點點水珠形成的水霧,考驗意志精神與體力
這時卻想到豆豆同學說如果他也騎車到台南可能會沒有性慾...真的是這樣嗎?
嘉義看來是個大城,但是標示卻不清楚,兩次來回我都在嘉義走失
風雨中能生出什麼信心??我從雨衣外濕到雨衣內不斷地顫抖,想著晚點一定有人罵我神經
神經嗎?我一邊顫抖一邊想著「啊~我的青春就這樣吹散在風雨中了」
- Sep 15 Wed 2004 20:28
青春的碎片--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